首页 > 产品详情
    巫溪洋芋

    一.产品介绍

    巫溪洋芋种植历史悠久,是巫溪县主要种植的作物之一,据《巫溪县志》记载:清代以来县境广为种植,渐为农家主食之一,与玉米、红苕合称境内主产“三大坨”。 巫溪洋芋既是人们喜食的蔬菜,也是巫溪人民的主食,食法多样。巫溪洋芋的产业发展受到巫溪县人民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民国34 年县政府粮食调查表载,丰年产量为35.2万担(原粮),1949年种植面积为12.1万亩,总产3870吨(折合细粮),到1988年,巫溪洋芋在粮食作物中产量仅次于玉米,名列第二。目前巫县洋芋已形成从种质资源(种薯脱毒)到田间配套种植、产品加工及营销的良好发展格局,产业优势突出。2009年全县洋芋种植面积达20000多公顷,鲜薯产量超45万吨,居粮食作物之首,商品薯及种薯远销广东、湖北等地,加工淀粉出口韩国、日本等。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巫溪洋芋的特性主要取决于独特的土质地貌、特殊的光照、适宜的温湿度和水质控制。 1、独特的地貌和土质:全县地貌以山地为主,占93%;地形东、西、北高而中南部低,最低海拔175.5米,最高海拔2796.8米,最大相对高差2621.3米,一般相对高差在500多米左右,属典型的中深切割中山地形,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全县地貌类型主要表现为强烈切割,崇山峻岭连绵不断,悬崖峡谷到处可见;全县土壤类型有黄壤、紫色土、石灰土、水稻土和潮土五个大类,其中黄壤和紫色土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该类土壤抗蚀力强,保水保肥性好,适宜种植玉米、薯类作物。平均有机质含量35.5g/kg,全氮1.65g/kgGB5749,全磷0.53g/kg,全钾18.9g/kg,碱解氮115.2g/kg,有效磷5.1g/kg,速效钾123g/kg,表现为少氮、富钾、缺磷。这种独特的“垂直分布”地貌和“富钾”土壤类型造就了巫溪洋芋特定的内外品质。 2、优质的水资源:巫溪县有大宁河、汤溪河等15条主要河流,均属长江水系。大宁河流域占全县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总量56.6亿立方米、地表径流量34.6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约为14.5立方米。境内溪河均发源于本县大巴山南麓,大宁河流域控制大部分地区。因全县大集镇和工矿企业稀少,水资源没有受到污染,且森林覆盖率高,素有“山清水秀”的美称,水质检测指标达到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类标准。广泛分布的水系和优良的水质,给巫溪洋芋创造了良好的水资源环境。 3、独特气候条件:巫溪属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立体气候明显,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低山为14.8℃,中山为11℃,大于10℃积温为4600℃。独特的立体气候、充足的光照、较大的昼夜温差是形成巫溪洋芋口感和内在品质的主要因素。

    三.地域范围

    巫溪县地处大巴山东段南麓,东邻湖北,北傍陕西,南依长江,西通重庆市。县境地跨东经108°44′—109°58′、北纬31°14′—31°44′。全县耕地面积40000公顷,其中洋芋种植面积达20000公顷且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常年产量45万吨。巫溪洋芋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地域为本县辖区内全部30个乡镇,种植区域立体分布在海拔400-1600米地段。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巫溪洋芋表皮光滑,淡黄带灰,略有光泽。切面平滑,色泽淡黄。蒸煮后口感酥软,细腻,微糯,淡香。 2、内在品质指标:干物质含量20.0~23.5%,淀粉含量14.0~19.2%,还原糖含量0.16~0.25%,粗蛋白质含量1.5~2.6%。 3、安全要求: 产地和生产过程及安全要求执行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规定: NY5221-2005 无公害食品 薯芋类蔬菜 NY/T5222-2004 无公害食品 洋芋生产技术规程 NY5332-2006 无公害食品 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

    五.特定生产方式

    巫溪洋芋有其独特的品质,除了有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外,特定的生产方式也是影响其产品品质的重要因 1、产地选择:土壤和气温直接影响巫溪洋芋的产品品质。为确保巫溪洋芋的品质,应选择海拔在400-1600米,抗蚀力较强、保水保肥性好、速效钾含量高的黄壤和紫色土。 2、品种选择:巫溪早在70年代就开展了马铃薯脱毒繁育工作,通过不断的品种引进和筛选,形成了以米拉、鄂薯系列为主推品种的脱毒良繁体系。选择优质高产、抗病性强、商品性好,适应市场需求,具有该品种特征、重50~75g的单个健康薯块做种。 3、生产过程管理: 栽培上以薯-玉-苕/菜模式为主,复种指数高,洋芋生长小环境好。 A、播前准备 a、备种薯 提前1-2个月备好种薯,让薯块自然打破休眠。 b、整地?提前清理前作残株,深耕翻晒,播种前耙细,耕层疏松。 B、播种 a、播种期?随品种、气候、耕制等不同而适当调整。海拔400-1200米相近地区12月下旬至2月上中旬播完,海拔1200-1600米的高山地区 2月中旬至3月上中旬播完。 b、播种量?依据品种、土壤肥力、施肥水平、播种期及所用种薯规格来定。一般亩播种量120-150公斤。 c、播种方法?窝播,窝深8—10厘米。 种植密度及规格:与玉米套作:一是中型复合带开厢(行距1.67米),每一复合带双行玉米套双行洋芋,洋芋窝距27厘米,密度3000株/亩;二是行距1—1.17米、株距40厘米小型复合带开厢,密度大小可视品种、地力、施肥量和播期而定。就同一品种而言,一般春播稍稀,秋播稍密。 播种顺序:整地——开厢打窝——施复合肥——摆种薯——盖腐熟农家肥——覆土起垄,覆土厚度一般以10~15厘米为宜。 D、施肥要求 多年试验资料表明:每生产1000公斤巫溪洋芋需N—5公斤、五氧化二磷—2.2公斤、氧化钾—9公斤,三者之比约为2:1:4。结合其需肥特性、土壤供肥,目标产量2100—2500公斤鲜薯块,推荐配方施肥量为: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2500公斤,N—8公斤、五氧化二磷—4公斤、氧化钾—12公斤。 施肥方法:农家肥和磷肥全部作种肥施入;氮肥60%作种肥,40%作追肥;钾肥60%—70%作种肥,30%—40%作追肥(现蕾封垄前)施入。 E、田间管理 a、苗前管理?播后出苗前如土壤水分不足,影响出苗,应及时补浇一次透地水,不要漫灌,也不要浸灌;用桶和瓢泼浇。注意检查地下害虫发生和危害情况,一经发现及时防治。即将出土时,结合中耕浅锄浅培土,亩用清粪水1000公斤兑尿素7.5公斤追一次芽苗肥(闷头肥)。 b、苗后管理 现蕾封垄前,视植株长势,结合浅耕培土,叶面喷施0.4%磷酸二氢钾。若植株长势过旺,造成田间荫蔽,可采取打尖、摘花蕾、摘除弱小枝病残枝和下部老黄叶等,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集中养分供应块茎生长,利于增加产量。或在花期结合晚疫病预防可亩用15%多效唑50克兑水喷雾,控制地上部分生长。 F、病虫害防治 a、防治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施用农药严格执行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GB/T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规定。不得施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高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农药及其混配农药。 b、农业防治?前作收获后及时翻耕晒垡,清除病株残渣,选用健康种薯,生长期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减少病虫源数量,经常进行田间检查,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c、物理防治?可采黄板诱蚜,安装杀虫灯,使用性诱剂等诱杀害虫。 d、化学防治 晚疫病:现蕾期于中心病株出现前亩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预防一次,间隔7-10天后,亩用687.5克/升银法利悬浮剂50毫升再施一次即可 4、产品收获:待地上部茎叶50%落黄、块茎停止膨大后,根据鲜薯上市或交售、贮藏时间适期收获。收获前一周杀秧,收获的鲜薯先要充分摊晾后方可分级包装、贮藏。收获时轻拿轻放,避免损伤。 5、生产记录要求:对产品生产地点,土壤耕作茬口,所使用农机具,所施用肥料名称、施肥方式、施肥时间、施肥量,施用农药名称、施药方式、施药时间,产品收获、仓储、销售等项目的日期、方式、数量等进行详细的记录。 6、产品分级、包装及运输 A、包装:在包装方式上采用箱式包装和袋式包装两种,实行分级包装,包装材料执行无公害农产品包装质量标准。 B、产品分级,根据巫溪洋芋单薯重量和外观情况,分为: 一级货:单薯重150g以上,表皮光滑、薯形好、芽眼浅、无泥土、无虫口、无机械伤、无青头、无脱皮。 二级货;单薯重量125g-150g以上薯形较好,无脱皮、无泥土、无虫口、无机械伤、无青头。 三级货:单薯重量在100 g-125g之间,表皮光滑、无脱皮、无泥土、无机械伤、无青头。 大统货:单薯重量在100g以上到最大为大统货,无机械伤、无腐烂、无青头、无脱皮。 统货:单薯重量在50-100g,无机械伤、无腐烂、无青头、无脱皮。多作种用薯或烧烤。 小货:单薯重量在50g以下的所有次货统称小货。 D、贮藏及运输:不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装贮藏和运输,贮藏和运输防水、防晒、防冻。

    六.包装标识相关规定

    1、标志使用人:凡在巫溪洋芋地理标志保护地域范围内的生产经营者均可使用巫溪洋芋地理标志,但必须须向巫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申请,填写规范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申请书》,并签定《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同时提供生产经营者资质证明、生产经营计划和相应质量控制措施、规范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书面承诺以及其他必要的证明文件后方可使用巫溪洋芋地理标志。 2、地理标志的标注:标志使用人在产品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图案,标注“巫溪洋芋”字样、等级、重量和产地。


     
    产品图片
     
    © 2016 深圳市安鑫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39908号
    指导单位: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市高性能数据挖掘重点实验室